关于“123木头人”游戏教案,以下是几个不同年龄段的详细教案内容,供您参考:
大班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123木头人
活动目标:1. 能跟着音乐节奏创编中有趣的动作玩木头人的游戏,体验游戏的快乐。2. 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,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。
重点难点: 跟随节奏创编动作玩游戏
活动准备: 有玩木头人的经验、音乐、统计表
活动过程:1. 游戏导入,激发兴趣: 提问幼儿是否记得之前玩过的木头人游戏,并复习游戏规则。 播放音乐,引导幼儿听音乐中的特别声音,并示范如何变木头人。
2. 熟悉音乐,了解规则: 教师示范听音乐玩游戏,强调在喇叭声“嘟”响起时要变木头人。 幼儿初次尝试游戏,熟悉音乐节奏和变木头人的时机。
3. 挑战比赛,创编动作: 鼓励幼儿分组进行比赛,增加游戏难度,如连续变两个不同的造型。 进行多轮比赛,评选最佳木头人造型。
活动延伸: 音乐停止时,每组幼儿要变一座桥,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。
教学反思: 活动中维持纪律的技巧,如表扬遵守规则的小朋友,引导其他小朋友学习。
详细内容请参考:。
小班民间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木头人
活动目标:1. 初步培养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。2. 培养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。
活动准备: 老虎头饰、录音机、音乐磁带、儿歌“木头人”
活动过程:1. 开始部分: 幼儿说儿歌进入场地,进行热身活动。
2. 基本部分: 学习儿歌木头人,并示范游戏规则。 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,一边说儿歌一边走,说到特定字时变木头人。 另一种玩法是老师当老虎,幼儿当木头人,跟随老虎走,说到特定字时变木头人,先动或笑的幼儿表演节目。
3. 结束部分: 进行放松活动,走回活动室。
活动延伸: 户外活动继续玩此游戏,或回家与家人玩此游戏。
活动反思: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,游戏难度适合幼儿年龄特点。
详细内容请参考:。
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教案1,2,3,木头人
活动目标:1. 在游戏中提高跑、跨和爬的能力,能根据指令做相应动作。2. 尝试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,体验木头人游戏的乐趣。
活动准备: 木块若干、歌曲木头人、游戏背景音乐
活动过程:1. 热身运动: 播放儿歌木头人,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。 讲解游戏规则,并在游戏中示范和引导。
2. 木头人赢木块: 幼儿根据儿歌指令做相应动作,如变成小兔子、小猫咪等。 设置障碍物,让幼儿在游戏中取木块,锻炼跑、跨和爬的能力。
3. 庆祝胜利: 幼儿用积木为小兔子搭房子,庆祝游戏胜利。
活动延伸: 鼓励幼儿回家与家人分享游戏,并询问其他好玩的游戏。
详细内容请参考:。
这些教案涵盖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教学目标和活动过程,您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教案进行参考和使用。
一、教学目标
1. 培养幼儿的听觉反应能力,提高他们的注意力。
2. 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。
3. 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,培养良好的集体荣誉感。
4.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,感受团队合作的乐趣。
小班、中班、大班幼儿
40分钟
1. 室外宽敞的场地。
2. 儿歌123木头人。
3. 音乐播放设备。
4. 简单的道具,如小旗、小棒等。
一、导入
1.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,活跃课堂气氛。
2. 教师播放儿歌123木头人,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。
3. 提问: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什么是木头人吗?
4. 教师简要介绍游戏规则,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。
二、游戏规则讲解
1. 教师示范游戏过程,讲解游戏规则。
2. 游戏规则如下:
(1)教师站在场地中央,扮演“木头人”。
(2)幼儿围成一个大圈,跟随教师的指令做动作。
(3)当教师说“123木头人”时,幼儿要立即停止动作,摆出造型。
(4)如果幼儿在“123木头人”之后动了,则被淘汰。
(5)游戏继续进行,直到最后剩下一名幼儿为止。
三、游戏实践
1.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,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情况。
2. 在游戏过程中,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游戏难度,如增加道具、变换游戏规则等。
3.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,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。
2.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,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。
3.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,给予肯定和鼓励。
1.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情况,及时调整教学策略。
3.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,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合作、分享和尊重他人。
1.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情况,评价他们的进步。
2. 收集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,作为评价他们综合素质的依据。
3. 通过游戏,提高幼儿的听觉反应能力、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协作意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