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话题,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那就是关于饿了么的投诉。你知道吗,这个话题可是火得一塌糊涂,各种奇葩的投诉,让人看了不禁想笑。今天,我就来给你详细扒一扒这个话题,让你了解一下这个神奇的饿了么投诉世界。
2025年2月22日,一位名叫大朱的市民在饿了么app盐城大发盐南店下单了奶酪博士小圆奶酪3袋。收货后,他发现其中两袋已经过期一周了!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商家在配货时竟然没有检查日期,这可是涉及食品安全的大问题啊!大朱先生向饿了么平台投诉后,商家先是承认错误,后又否认售出过期商品。这可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,到底是谁的责任呢?
2024年12月3日,根据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的数据,双11期间,近20家电商平台共收到2200余份商家投诉。其中,拼多多、抖音电商、淘宝等平台的投诉数量最多。这些投诉涉及的问题包括任意仅退款、过度维护消费者、冻结店铺资金、退款问题、随意封店等。看来,双11期间,电商平台商家们可是过了一个“水深火热”的节日。
2024年11月以来,上海市委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部署,推进开展清朗浦江·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。小红书、得物、喜马拉雅、哔哩哔哩、拼多多、饿了么等网站平台陆续发布了治理公告,并公布网民投诉举报反馈渠道。看来,这些平台也开始重视算法问题,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。
2024年11月20日,武汉一名外卖骑手因送外卖不打电话不敲门,还将外卖送错了,被业主投诉后,竟然持刀上门威胁。这可真是让人震惊。好在当地警方介入后,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。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,外卖骑手们要文明服务,尊重消费者。
2025年3月24日-3月30日,澎湃公众互动平台服务湃收到误导营销类投诉较多,涉及食品、电器等方面。一些商家利用“土”、“0添加”等概念吸引消费者,但新国标即将禁止标注“不添加”相关词汇,届时此类商标将违规。商家们可要悠着点,别再误导消费者了。
2025年3月,澎湃公众互动平台服务湃收到电信诈骗和个人信息泄露等投诉增多。一些消费者反映,自己的手机号被作为某公司关联电话,并公开在水滴信用上,导致生活受到极大干扰。消费者们要提高警惕,防止上当受骗。
2025年3月,澎湃公众互动平台服务湃处理春节档电影相关投诉增多,涉及节假日电影票价,非法兜售枪版电影等问题。一些影院票价过高,甚至有商家非法兜售枪版电影。消费者们要擦亮眼睛,选择正规渠道观影。
饿了么投诉这个话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从过期食品到诈骗,从误导营销到盗摄盗播,这些问题都提醒我们,在享受便捷生活的同时,也要提高警惕,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希望商家们能够引以为戒,诚信经营,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。